「投資的書這麼多,要怎麼挑阿?」
「喔,我有整理一份我的投資書單,你可以參考看看。」
「那…看一本投資的書,你會先看哪些部分?」
「應該是 "出版時間",還有 "作者的背景"。」
昨天跟朋友聊到幾本不錯的投資書時,
突然討論到這個話題。
上一篇文章市場先生提到如果是投資初學者,
最好優先看書,避免新聞、報紙這類很有時效性且比較繁雜的資訊。
專注力不要放在其他人也能輕易做到的事情上。
那麼,
選擇書籍有甚麼該注意的呢?
看一本書投資書籍之前,先注意作者和出版時間,
最主要是考慮到這3件事:
1. 經歷 20年以上「時間考驗」的書,更值得一看
這不是說近期的書不好,
而是能經歷時代考驗的書,有它獨特的價值。
說老實話,景氣循環 7~10年一次,
代表每7~10年會經歷一次大多頭和大空頭、盤整盤等等,
每當有大空頭出現,
總有一批明星投資者以及他們的書會消失,
而另一批明星和他們的書會出現。
注意各個大空頭出現的年代,
例如:1929、1970、1987、2000、2007年
如果一本書投資書籍能存活 20年 甚至 50年以上,
經歷過多次市場的考驗後,
至今仍不斷的被再版,
代表書中有一些概念,無論時代變遷都非常值得一看。
2. 不同時空背景,分析方法和投資工具都不一樣
工具上隨年代也有很大差異。
舉例來說:
1950年以前,K線圖是可以每週整理成雜誌出版賣錢的。(這裡指的是美國)
1970年以前,電腦運算才剛起步。(在台灣都還是看電視、聽收音機報價)
2000年以前,網路也根本還沒普及,一般人取得股票資訊都還很不容易。
工具影響到資訊的取得,
進而影響到當代有效的 投資方法
就像 K線圖發明在100多年前,
要自己用紙筆畫K線圖也不過是 20~30年前的事,
而當時非常有效的分析方法到今天是否仍然適用,
當然是個問號。
而不只是價格數據,財報的會計制度也一直有在改變。
這就是為什麼在古早年代,
專業投資人只會是業內人士,
因為光是資訊上的落差就打死一票的散戶。
即使到了現代依然有些落差,
現代的狀況是資訊取得並不困難,但懂得取得資訊的人仍是少數。
3. 了解書作者身分:他操作資金的目的是什麼?
通常出書的人,大概分成幾種:
1. 共同基金
操作自己的資金,和操作別人的資金差異非常的大。
現在投資教科書學上學到的所有理論,
都是假設你是個資產管理專家,
畢業後要去幫別人服務操作資金管理資產,
並且從管理資金的規模中,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。
在這個假設的前提下,
為了能讓顧客的資金持續 10~20年以上投入,
需要考慮到資金成長的平滑性,
簡單來說,
基金經理人,管理的資產 績效曲線,
最理想的狀況是由左下往右上成長,
不能有太大回檔,否則客戶就會從你手中抽走資金。
由於寫這類書的人,
有 80%以上是基金操盤人、或是在賣基金,
他們並不是買基金的人,
難免有一種老王賣瓜的概念。
基金的操作方式也不適用在大多數人身上,
客觀判斷還是要靠自己。
就像巴菲特說的:永遠別問理髮師,你是不是該剪頭髮了。
2. 避險基金
避險基金僅限於富人投資,
因此和共同基金比,比較沒有老王賣瓜的問題。
避險基金的操作比較有彈性,
追求「絕對報酬」,
這類避險基金操盤者的操作觀念,
更值得一般投資人參考。
但有個差別在於「規模經濟」,
避險基金畢竟是基金,它有收管理費,
因此他在資訊能力、研究能力上都高出一般投資人很多。
想想看你能不能搭飛機到某企業總部,
去拜訪企業經營者就知道你和他差在哪了。
高富當鋪
參考資料:Mr.Market市場先生
Orignal From: 挑選一本投資理財書籍,要先注意「3件事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