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存錢 必先打敗敵人「自己」
「關鍵並非是錢不夠,而是手上的現金不足以支付心中所有的欲望。」理財專家艾爾文發現,多數人存不了錢,是因為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;或是想要的東西太多,反而一個目標也達不到。
艾爾文曾在《你的夢想就是最棒的存錢筒》一書中分享自己的故事。當他還是學生時,想著出社會、開始上班領薪水後,存錢的速度就會加快。等他正式踏入職場才發現,上班後的存錢世界完全不一樣:存的錢雖然增加了,但花錢的範圍更多。
追求享樂是人類天性,而這多采多姿的世界又處處充滿誘人的東西,讓人不斷掏錢、不斷想擁有更多物品。「一時的衝動而把錢花在不值得的地方,你是在幫別人實現夢想,而不是自己。」他提醒,存錢,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,除非開始管理金錢、學會理財,否則賺再多錢也不夠用。
財富價值主要在「讓人快樂」
大多時候,財富的價值不在金錢本身,而是它能支援「讓人快樂」的各樣需求。
因此懂理財前,我們要先懂自己。得先了解自己對哪些事情在意?在哪些事情上跟錢擦身而過?我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,又有什麼事能讓自己感到幸福?在人生不同階段,我們又會在意哪些事?
「理財最怕陷入『賺愈多愈好』的迷思,」CFP理財規劃師姜漢中說,變有錢並不一定會比較快樂,「要用錢時有錢可以用」,才是學會理財的最佳境界。
即使大環境再怎麼改變,姜漢中說,人生有五大錢關,處處都要用錢,儘管過關金額因人而異,但卻有個共通現象:財務需求有時間表,時候到了就要用錢。
想要存下100萬、想要完成各種人生夢想,背後都代表著想要變成更好的自己,了解人生五大錢關,可以幫助你提早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步調與方法:
一、25歲左右就業:這時候職涯未定,工作、興趣還有多方嘗試可能,需要10萬~20萬夢想金。
二、30歲前後結婚:結婚準備金大概需要30萬~100萬元。
三、35~40歲左右買屋:自有小宅需籌備150萬~300萬的購屋頭期款。
四、50歲左右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:若在國內念書,每人每年約需20萬~40萬元;若出國攻讀碩士、博士,每人、每年約需150萬~250萬元費用。
五、60~65歲左右退休:若希望退休後,每月有2萬~3萬元生活費,退休金準備約需1200萬~1800萬元。
對一般上班族來說,平常若沒先做好財務準備,等到事到臨頭,要在3~5年內應付人生錢關的龐大開銷,是很大的挑戰。
姜漢中建議千禧世代,要常常問自己以下問題,了解自己的財務水準:
掌握消費:你能夠掌握自己每月或每年在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等生活消費方面,各花掉多少錢嗎?
確認目標:有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?時時能提醒自己每月、每季或每年要達成的進度?或是清楚知道自己3~5年內的夢想計畫?
規劃預算:你的消費是否依照年度預算來進行?你能夠說出每年可以為你的夢想存下多少預備金嗎?
盤點進度:有沒有定期盤點、規劃自己未來的財富情況?

全聯當舖
參考資料:https://www.gvm.com.tw/article.html?id=40953
Orignal From: 挑戰五大錢關 想儲蓄先打敗自己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