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我的錢都花到哪去了?Where is my money?》這本書中
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教授黃丙喜
與台中科技大學講座教授馮志能
建議利用「21 天效應」戒掉花錢壞習慣
進而養成存錢好習慣
行為心理學家發現一個習慣養成至少需要連續做 21 天
前面 7 天要很刻意的提醒自己做這個動作
7~21 天這個行為變成自然
但還需要意識控制等到第 21~90 天
這個行為將會變成不經意的習慣
馮志能強調
這 21 天只是思維的轉換
一個習慣的養成其實至少要持續半年
存錢也是同樣的道理
建議先訂出一個消費底限
省思和檢討 就能提高儲蓄力!
他建議先訂出一個消費底限
經常做必要性的省思和檢討
並且改變付款或消費方式
透過思維轉換,習慣養成
就能提高儲蓄力!
而黃丙喜習慣把周日下午訂為「檢討日」
這段時間他會拿著本子檢討過去一周的消費狀況
並動腦思考是否有品質
不打折卻能夠更省錢的替代方案
他也用同樣方式檢討自己開設公司的支出
提高盈餘
開源需要時間
節流卻馬上可以做
利用 21 天效應法設定一個節流目標
錢就能越存越快
從吃下手 ...
每月省下 8350 元
平民理財作家典馥眉的朋友原本每月吃掉 1 萬 5100 元
占了薪水的三分之一後來這個朋友練習在 21 天內
把伙食費控制在 5000 元以內
習慣之後,再繼續把飲食預算拉長到每月
後來真的把每月伙食費降到 6750 元
而光是「吃」這項開銷每月即可足足省下 8350 元!

永達當舖
參考資料:cmoney
https://www.cmoney.tw/notes/note-detail.aspx?nid=57742
Orignal From: 利用「21 天效應」戒掉花錢壞習慣 進而養成存錢好習慣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