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良一路把"仗"打到了福建寧德的壽寧縣。他是某大型社區團購平台的BD(商務拓展),在這場激烈廝殺已近乎於肉搏的社區團購大戰中,張良的任務始終只有一個:發展更多的團長。
這一天,壽寧急遽降溫至3℃。張良沒有出門,和團隊里的另外4個年輕人窩在臨時租下的小屋裡,聊天取暖。他們的上一個戰場是廈門,完全沒料到冬天還會冷成這樣。白天還好,即便沒有棉服,還能追着太陽晒晒;晚上尤其難熬,四層薄被摞起來蓋都不頂事,被窩怎麼睡都不暖。
張良想念四季溫暖的海南島。在成為社區團購BD前,他是島上賣魚乾的中年小販,守着妻兒,發不了橫財但衣食無憂。年初疫情暴發,海產品銷售無門。為謀生,張良當起了社區團購的團長,每天傍晚收集各家住戶的買菜需求,清晨出車到批髮菜市場採購。
不做不知道,省去經銷、運輸等中間環節,生鮮產品的利潤差往往能到15%—30%之多。但時間一長,運輸配送、找老闆砍價讓張良感到疲憊,他轉行成了BD。
作為中年人,39歲的張良沒想過,有一天還能走出海南島。生活的節奏一下子被打破,未來擁有無限可能。他也無暇考慮,現在的自己究竟是追風的人,還是被風推着,不由自主地一往無前。
艾媒諮詢數據显示,2020年,社區團購市場發展迅猛,市場規模預計將達720億元。到2022年,則有望達到千億級別。一時間,互聯網巨頭們紛紛入局、圈地擴張:從團長到BD再供應鏈、物流,補貼燒錢之勢兇猛。據公開融資信息統計,今年,國內社區團購平台的整體融資規模,已經突破百億。
一切都發生得太快了。
"拿下這座小縣城!"
12月5日下午,頂着寒風,30位當地人湧向壽寧縣聚得樂酒店8樓大廳。他們的年齡在30至50歲之間,主要身份就兩種:附近便利店、快遞點的老闆,小區賦閑在家帶娃的寶媽。
這群人衣着樸素,稀稀落落地散坐在宴會大廳里,主辦方因此要求人群集中到前面"取取暖"。台上,主持人正在講解什麼是社區團購,擲地有聲,情緒高昂:"所謂的社區團購,是指在真實社區設立團長,居民們通過在APP或者微信群下單,第二天團長送貨上門,或由消費者到團長處自提。貨物以生鮮為主,價格比市面上便宜不少。"
一個半小時授課完畢,30位互不相識的人有了一個共同的稱謂:團長。即便在這一個半小時里,大部分人都在低頭玩手機,一位農婦甚至自顧自打起電話來。
張良不在乎。一個月前,他和BD團隊里的另外4個年輕人離開社區團購的主戰場廈門,來到幾百公裡外的壽寧縣,目的只有一個:"拿下這座小縣城!"
壽寧縣位於閩浙兩省交界處,四面環山、相對偏僻。2018年9月,該縣曾獲得商務部"年度电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"稱號,成為社區團購入局生根的沃土。
2020年年底,社區團購復蘇成了最熱門的資本話題。這個賽道上,不僅有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大巨頭分別投資的"十薈團"和"興盛優選",還出現了諸如滴滴的"橙心優選"、美團的"美團優選"、拼多多的"多多買菜"等多家行業巨頭的身影。
如今,壽寧縣的社區團購戰火正酣。
30位團長聽課時,張良正在大廳門外緊鑼密鼓地安排後天的行程,半小時里接了4個便利店老闆的電話,都是要求參團的。不到一個月,張良所在的3087團,就在壽寧縣當地發展了整整160個團長,但還遠遠不夠。"按照我們每500人發展1個團長的規劃,壽寧縣最少也要發展300個團長。"張良抽了口煙,自認餘下的140個團長指標,大概是完不成了。
為了儘快完成拉新任務,張良和同事們在當地租下一個小套房,月租1400元。白天騎着小電驢挨家挨戶拜訪,晚上就打電話指導團長操作。如今,他已經可以模仿幾句當地方言,自嘲生活得"像個本地人"了。
像張良這樣的BD團隊,某大型社區團購平台共有14個,BD人數多達上萬。這些人常年離家,遊走於全國各地,為的就是攻城掠地、搶佔先機。"就像打游擊,打完一槍換個地方。"
"每個資本巨頭都想吃下這塊大蛋糕,搶人、搶地盤,怎麼快速出圈怎麼來!"據張良介紹,如今,長沙、武漢等二三線城市的戰局已定。各大巨頭轉而下以重注,將社區團購的戰火燒向在佔地更廣、用戶基數更大的縣城和鄉村。
今年7月,美團成立優選事業部,隨後提出"千城計劃",宣布年底前實現社區團購的全國覆蓋;"多多買菜"祭出10億補貼,以低價策略打穿消費者心理防線,兩個月之內,開城數量達60個;滴滴入局更早,4月就已殺入團購戰場。CEO程維更放話:投入不設上限。
張良所在的大型社區團購平台成立於2017年,曾是這一賽道上最大的獨角獸,手握騰訊、今日資本等大公司融資,估值一度達40億美金,如今卻因巨頭入局,自感危機四伏。最直觀的連鎖反應就是,BD的團長拉新數量遠超以往。
光是張良所在的福建片區,僅11月30日至12月6日一周里,就有1800多個人通過線下面簽培訓和考試,成為新團長。"以前一天談成一、兩個團長,現在一天最多能做8個拉新。競爭越來越激烈,你必須適應。"張良介紹。
誰的團長誰的團?
得團長者得天下。
親歷戰事,張良已能對團購大戰分析得頭頭世道。在他看來,決定這場戰爭走向的關鍵要素有三個:團長、物流及產品價格。其中,團長堪稱核心因素中的核心:團長能夠快速地導入當地人脈關係,又能精準對接平台商品,為其帶來大量相對廉價的流量。
換句話說,團長越多,團購市場就越大。
在武漢、長沙、南京等主戰場,一天會有數十家團購平台登門拜訪或打電話給商家,詢問入團意向。"一家團長最多會接納3-5家平台,多了幹不了,貨物太多沒地方放啊!"張良說。如何快速搶下核心團長,成為BD們最頭疼的事。
搶奪團長,知名度高的互聯網公司往往擁有先天優勢。美團直接將"本地生活"中的商家線上發展為團長,來勢迅猛;滴滴利用對司機的貨運調度把控,在物流上領先一着;拼多多靠的是用戶與經驗,社區團購的低價策略,本就迎合了拼多多平台的用戶屬性。
BD們拼了老命地搶團長,團長們倒樂得同時兼顧數家平台。
李元忻,眼下是滴滴橙心優選、美團優選以及"多多買菜"三家團購平台的團長。當初生完孩子,李元忻一直找不到工作,只好在家帶娃。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丈夫經營的餐飲店破產,今年5月,為了一家生計,李元忻將團長這一副業轉為正職。
據李元忻透露,最初做社區團購是因為其門檻較低,投入成本小,產出則相對可觀。平台給出的傭金提成,一般是購買金額的10%左右。
霸住三個平台,李元忻擁有兩個固定客戶微信群共800人。每天,只要醒着,她時刻不離手機。"拉群、推鏈接、收貨、發貨、售後",是每個團長的日常規定式動作。除此之外,如何形成一定的客戶粘性,靠的是團長自己的社交能力。
為了給自己的團購群宣傳,李元忻有時候還會動用老公這個"五星級大廚",用平台上買來的生鮮做些小菜,她將製作過程拍成視頻發到群里,甚至請上同小區的幾個"幸運觀眾"一起共享美食。
同時兼任三家平台的團長,李元忻對此並不避諱。"平台現在競爭正激烈,都在放低門檻急招團長,他們默許我們擁有多家平台的情況。至於我們這些普通人,只不過是為了多賺些,都是你情我願的事兒。"
但隨着貨物數量增多,李元忻也有忙不過來的時候。有一次,李元忻把兩家的生鮮包裹弄丟了,對方在群里鬧事罵得狠,她只好忍着,好歹好說發了個200塊的紅包,答應第二天把貨補上,這才擺平。
"柴米油鹽醬醋茶,中國人一向講究精打細算,"李元忻分析。只要價錢更優惠,老輩們不惜花人脈、花時間。正是這種消費心理,間接引發了互聯網巨頭的燒錢補貼大戰。
作為金字塔底層的團長,李元忻對動輒數億的補貼沒啥感覺,但豬肉便宜了幾塊、土豆便宜了幾毛,倒是她每天實實在在接觸的具體数字。
這兩個月來,李元忻明顯感覺平台的補貼力度不斷增大。"2斤多的土雞15塊"、"一袋鹽1分錢"、"秒殺爆款價"等字眼,頻繁出現在她的團購群中。小區里的大爺大媽們興奮得紛紛抄起手機,加入"薅羊毛大軍"。
這邊,多多買菜剛上價0.99元的青菜,大家一哄而上,幾分鐘后就搶購一空;那邊,隔壁滴滴都直接0元贈送蔬菜了,趕緊買了囤着!大爺大媽守在手機前坐等倒計時的樣子,像極了"雙十一"的年輕剁手黨們。。
即便不直接接觸消費者,張良也能感受到戰場廝殺的殘酷。"平台瘋狂燒錢后,最終能活下2、3個,就已經很不錯了。"張良估摸着,自己所在平台以後也只能跟着大勢走:"我們之前幾乎沒有秒殺專場的,最近突然變多了,多到一天3、4場的地步。"
"社區團購說到底還是一門人情生意,"張良觀察過,社區團購做得好的區域,往往不是北上杭深等一線城市,而是長沙等二線城市以及更為下沉的鄉、鎮、村。在那裡,鄰里之間的互動更多,客戶願意購買,無非出於"信任"兩字。
張良覺得,社區團購在巨頭入局后,明顯有些變味了。"所有平台都看着流量走。這些巨頭想垄斷、想燒錢吸引用戶,硬性讓客戶養成在單一的消費習慣。"在張良看來,社區團購最理想的場景,是平台只充當物流供應和下單渠道,"讓樓下賣肉的阿叔、賣菜的婆婆也能有自己的粉絲群"。
入局太深,張良從一个中年小販,變成了一個理想主義者。
擋不住的發財夢
身在局中,李元忻不像張良那麼理想化。她雖無近慮,但有遠憂。
李元忻擔心,總有一天,自己會被平台架空。"市場越來越混亂,團長數量也接近飽和。萬一有一天,平台對團長的每日訂單提出要求、改變遊戲規則,早晚會有一批不達準的團長被踢出局。"李元忻很清醒,"那時候,我的顧客早已被平台的低價打穿心智,成了平台的內部流量。作為團長,我一無所得。"
李元忻估算,自己所在的花園小區,至少有13個團長。存在競爭關係的那些便利店們,隔街對望,相互分割客戶流量。而對平台來說,團長的忠誠度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:一手操持多個平台的團長到底是屬於誰的?依靠低價打下的用戶粘性又有多少?
12月2日,"社區團購發起燒錢大戰"的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。"燒錢補貼、垄斷流量,最後漲價割韭菜。"網友們質疑,這種慣用的老套路究竟能為社會創造多少價值;知乎熱榜上,關於"社區團購搶走菜販子生意"的討論成為熱門話題,行業陷入新一輪內卷焦慮之中……
李元忻未雨綢繆。她開始下意識地利用平台知名度,將一些客戶轉為自己的私域流量,又在與供應商的接觸中拿下數條優質供應鏈,轉行高端產品的團購服務。
但更多人仍然沉浸其中,期望賺一波熱錢再撤。
"大多數人都只是想在風口上賺一筆。"美團優選BD劉志平估摸着,再過三個月,就能大致看到社區團購行業的局勢,那時候再決定自己的去留。
今年8月,31歲的貴州人劉志平經某團長介紹,成了美團優選的BD。此前,他換過無數工作:開過淘寶店、干過騎手、當過滴滴司機……可謂次次都撞上了互聯網風口,但次次都鎩羽而歸。
這一次,劉志平想在戰場里多留一會兒。
眼下,美團優選BD還是塊肥差:一個拉新,能有60—100塊左右收入。"我可以讓當地團長幫忙去拉新,讓個利,把我拉新收入的20%分給他們。"通過人際關係的裂變,11月,劉志平通過拉新,賺了近兩萬塊。
除了BD,團長們的收入也極為可觀。據劉志平介紹,在美團,月訂單數量穩定在幾萬的團長,月收入就能輕鬆達到8千到1萬的水平。張良提供的數據更是令人咋舌,他所在的後台信息显示,12月5日,有團長的單日提成金額,高達82866.8元。
風口上,社區團購仍在造就無數財富神話,誰捨得提前下場?
最近,張良把妻子和不滿周歲的女兒接到了離壽寧縣更近的溫州,方便照顧。"我們平台原來計劃覆蓋16個省。慢慢搞需要兩年,現在不行了,公司說明年年初就要完成全覆蓋。"奔波在外,張良每天唯一的慰藉,就是晚上給妻女打個視頻電話。
截至目前,張良共發展了300來個團長,收入穩定在每月一兩萬左右。"等這場團購仗打完,就可以呆在家裡享清福咯!"張良有位同事,兩年前開始做BD,玩轉了平台的遊戲規則,如今年入百萬,"坐在家裡,啥事不幹就能收錢"。
再過一個月,張良將離開壽寧縣,等待他的,將是一個競爭更慘烈的戰場:杭州。寒意漸濃,張良的發財夢,飄到了西子湖畔。
【本文作者郭梓昊 壽寧,由合作夥伴時代周報授權發布,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轉載請聯繫原出處。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立場。如內容、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,請聯繫(editor@zero2ipo.com.cn)處理。】【其他文章推薦】※想出售未上市股票,該如何選擇有利時機?
※台北當舖首選幫你處理借貸問題,助你靈活運用錢!
※台北支票借款安心借貸,救急過件簡單不囉嗦,一通電話立即貸!
※手頭吃緊沒處籌,找尋優質合法三民區當舖,審核保密、撥款快!
※屏東當舖在地經營多年,政府合法立案
※購物也能刷卡換現金?
※公司資金周轉不靈 別急!高雄借錢免煩惱!
Orignal From: 社區團購風口上的發財夢:中年小販全國打游擊,每500人就要發展一個團長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